(1)十二次来历
十二次产生于岁星纪年法,岁星即指木星,它在星空中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1.86年。因此古人为了说明日月星宿的运行和各节气的转变,将天赤道带均匀地分成十二等份,使得冬至点恰好处于某一份的正中位置,这一份即是星纪然后由西向东依次排列十二次,每次各有一个名称。古人将每年木星所在的次记录下来,就成了天然的纪年资料。岁星纪年法最初出自《左传》和《国语》。
十二次分别指:星纪、玄枵、坝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中国天文学中还有一种“十二辰”纪年法,与十二次一样有着雷同的星空划分方法,但方向相反,即以玄枵为子,然后由东向西依次排列。十二辰产生的缘故原由,重要是因为岁星在空中活动速度不稳固,用岁星的位置来纪年不是很正确因此古人设想了一个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但运行速度均匀的理想星体,并称作岁阴、太岁或太阴,用来纪年。之后又被运用于星命术和星占术。
(2)十二次里每次都有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
西方古代的十二宫与中国的十二次用意基本类似。西方国家认为,黄道带是太阳、玉轮和行星所经过之处,黃道十二宫指的是黄道南北两侧各8度以内的空间,并由西向东分为十二宫。
(3)十二次用途
十二次是中国天文学的一种资料,当时只是将中国的历史文化收录入罗盘中,在罗盘上并没有现实用途,但可用于其他诸多领域:说明一年各个季节中太阳所在的位置和二十四节气的转变,如太阳处于星纪位置,为大寒,太阳处于玄枵位置,为冬至;指示出岁星毎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和纪年;星占家以岁星即太岁所到的位置和纪年,判断吉凶方位和时间,并分别附会于中国的十二个地域,以星象的转变来测算各地或人事的吉凶。
十二次盘
罗盘第十二层即十二次,是指按照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转变,由西向东的方向,将黄道附近一周分为十二等份。其用途重要有:说明节气的转变、岁星运行的位置和纪年,并以此辨别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