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葬者,乘气愤也。
【原注】
气愤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汇,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陶侃曰:天赋地而长存,后寰宇而固有。盖亦指此云耳。且夫气愤藏于地中,人不可见,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后能知其所在。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则地理之能事毕矣。
【白话提纲】
安葬的根本在于寰宇间生生不息的元气,所以在安葬之时,便必要凭借这元气的能量来选择合适的地方。
气愤就是寰宇之间生生不息的元气。活着间的统统还尚未成形之时,它就已经开始在宇宙中循环运转。它上升到天空中,便能够在寰宇阴阳和其他气愤之间回环往复;它降落到地上,则可以促进万物生灵的繫衍生息。假如寰宇间缺了这一气愤,便无法积蓄能量,以至于无法担负滋养万物的使命。所以说,它广阔无垠而又能够化育生灵,连接起宇宙中的各种事物。寰宇间的任何地方都缺少不了这种气愤,它无时无刻不在寰宇之间运行转变。东晋的堪舆家陶侃在他的《捉脉赋》中说道:在寰宇产生之前,气愤便已经存在于寰宇之中,在乾坤生成之后,它也都一向存在着。也许就是说这个意思。气愤经常是在地下进行蓄养,所以人们一样平常看不到它,只能根据地面之上的情况来进行判断,以找到气愤所处的位置。在进行下葬时,假如能够找到气愤的所在,便可以使得尸骨和亡灵有所倚赖如此则能够达到风水应有的作用。